大同坚定不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表时间:2023-11-17 07:47 中国环境网生态三晋讯 10月28日,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济南年会举行,生态环境部命名灵丘县为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是大同市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路上拿下的又一块“金字招牌”。 此前1个月,水利部公布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灵丘县、左云县上榜。加上前两批上榜的平城区、阳高县、云州区、广灵县,大同市已有6个县(区)成功创建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区),达标率达到60%,提前实现了国家《“十四五”节水型社会规划》提出的“到2025年底,北方地区60%以上县(区)级行政区达到节水型社会标准”的目标。 今年1至10月,大同市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72,二级以上优良天数249天,两项指标均排名全省第一。 大同市委十六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大同市委关于融入京津冀 打造桥头堡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打造“拱卫京津冀生态涵养地”。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大同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下大力气补短板,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和生态环境“高颜值”协同并进,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善,打造“拱卫京津冀生态涵养地”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聚焦制度建设抓落实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依靠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近年来,大同市坚定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不断健全完善生态环保制度体系,发挥制度的约束和保障作用改善生态环境—— 坚持生态环保规划引领,先后编制了《大同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大同市“十四五”“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发展规划》《大同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大同市乡村振兴战略生态宜居专项规划》等,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破解“一煤独大”困局,优化产业布局,加速规划布局生态建设,推进绿色发展,优化经济发展“基因序列”。 加强生态环保立法,先后制定了《大同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大同市燃煤污染防治条例》《大同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大同市水污染防治条例》《大同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等5部地方性法规,为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提供法律保障。 增加环保考核权重,实施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严格落实《各县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实施细则》,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指标和节能降耗、污染减排、水污染治理、细颗粒物浓度等4项指标的考核权重。 重规划,更要重执行。在严格“三线一单”硬约束,把好项目准入关的同时,市生态环境系统执法人员爬烟囱、上炉窑、蹚水沟,奋战在环境执法、监测一线,不分昼夜、放弃节假日休息,深入排污重点企业、污水口、河道开展夜查和突查,采取定时和不定时、定点和不定点巡查的办法,紧盯影响环境质量改善的各类污染源和相关因素,坚持铁腕治污,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 今年以来,大同市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检查和大练兵,组织各县(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组成11个执法小组,以“四不两直”方式分赴各县区开展交叉监督帮扶,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环保铁军精神,切实保障了群众身体健康,维护了公众的环境权益。 实现青山绿水生态美 日前,首届京津冀晋生态旅游观鸟季在北京启动,四地共同发布了《京津冀晋观鸟地图》,标注出了44处观鸟地。大同市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广灵县壶流河湿地入选。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物多样性的坚实基础。”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两处湿地是大同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典型代表,对于保护区域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为推动水质提升,大同市全面深入推进“河长制”工作落实,在全市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106条河流建立起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织密了管水治水的责任网、制度网、监督网、考核网、治理网。同时,科学谋划市西郊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云州区污水处理厂扩容搬迁、天镇县新城污水处理厂建设等一批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全线铺开桑干河、御河、十里河、唐河、南洋河等一大批河道综合治理项目。今年1至6月份,全市8个国考断面全部为优良水体,优良比例为100%。 碧水常流,青山常在。 在大力开展荒山绿化、京津冀风沙源治理,持续推进林业和草原生态建设,加快植被恢复的进程中,大同市先后打造出一大批规模连片的精品造林工程,一座座荒山秃岭渐次披上了绿装。2022年,大同市共完成国土绿化面积44.45万亩,森林覆盖率持续增长,生态底色愈发亮丽。 一幅天更蓝、水更清、万物更加生机盎然的生态画卷在云中大地徐徐铺展。 孕育转型发展新动能 蓝天碧水青山,不仅是展示美丽大同的名片,更能孕育出新的发展优势,培育出新的发展动能。 1994年,王春回到灵丘县红石塄乡车河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山秃岭。生态,成了他改变村庄的发力点。那段热火朝天的岁月里,王春日日夜夜和村民奋战在一起植树造林。正是因为这样的奋斗,如今车河村27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几乎处处见绿、满目青翠。 2013年,绿化搞得卓有成效的车河村迎来机遇,开始作为试点村规划建设有机农业园区。10 年时间匆匆而过,从前的穷山沟已经蜕变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特色村庄,车河有机社区居民人均年收入也由2013年的2300元提高到了2022年底的2.15万元,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致富通道。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下,大同市中医药、大健康、文旅康养等产业加快发展,依托大同经开区医药产业资源打造医药特色专业镇,先后培育43家中小微康养企业,重点打造灵丘唐河大峡谷、浑源汤头温泉、云州云起生态旅游度假区、广灵山水白羊、黄经世家中医康养愈园5个省级文旅康养示范区,积极承接离退休干部旅居康养……大同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越走越宽,实现了“百姓富”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大同将持之以恒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让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奋力谱写美丽大同新篇章。 编辑:致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