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吕梁生态在“蝶变”更加美丽

发表时间:2022-01-24 17:30来源:生态山西



  2021年1~11月,吕梁市大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4.39,在全省排名第5;优良天数250天,优良天数比例74.9%,在全省设区市排名第4;PM2.5平均浓度27μg/m3,在全省11地市和汾渭平原11城市中排名第1。全市地表水水质整体呈轻度污染,15个国考断面中,优良水质断面8个,优良断面比例53.33%;劣V类水质断面全面消除。与2020年同期相比6个断面好转,主要污染物COD平均浓度15mg/L,氨氮平均浓度0.654mg/L,与2020年同期相比,主要污染物COD、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下降14.5%、9.94%。

  巍巍吕梁山,浩浩黄河水。山西吕梁是黄河中游重要节点城市,在这里,连绵不绝的吕梁山与奔腾不息的黄河水相伴而行290余公里。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强调,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

  为了让“母亲河”成为幸福河,两年多来,吕梁市委、市政府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实施了生态建设、乡村振兴、转型发展等一系列全新实践,在“母亲河”畔奏响了一曲曲优美的幸福华章。

  曾经,这里生态脆弱和深度贫困相互交织。现在,八百里吕梁山从南到北一片林海,逐渐筑起黄河安澜的生态屏障。

  政策接力 天蓝水更清

  吕梁的天更蓝了,湛蓝色的天空镶嵌着片片白云,和煦的阳光夹杂着清清冷风;吕梁的水更清了,河流湖畔清水流淌、微波荡漾……

  2021年1~11月,吕梁市大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4.39,在全省排名第5;优良天数250天,优良天数比例74.9%,在全省设区市排名第4;PM2.5平均浓度27μg/m3,在全省11地市和汾渭平原11城市中排名第1。全市地表水水质整体呈轻度污染,15个国考断面中,优良水质断面8个,优良断面比例53.33%;劣V类水质断面全面消除。与2020年同期相比6个断面好转,主要污染物COD平均浓度15mg/L,氨氮平均浓度0.654mg/L,与2020年同期相比,主要污染物COD、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下降14.5%、9.94%。

  为巩固提升吕梁市水环境质量,出台印发了《吕梁市水环境质量巩固提升2021年行动计划》文件,明确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及完成时限。同时,结合15个国考断面存在的问题,一断面一办法,印发《吕梁市国考断面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方案》《关于决战高质量完成全市国考断面考核目标任务实施方案》,对标对表国家、省要求,全面完成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53.3%以上和消除劣Ⅴ类目标任务,提升国考断面水环境质量,坚决杜绝不达标断面和劣Ⅴ类断面出现,实现全年全市水环境质量排名退出全国倒10的水环境整治目标。

  目前,孝义、柳林、临县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已建成投运,兴县县城第二污水处理厂土建工程已完成全部工程量的95%,设备安装完成正在调试。全市15个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COD、氨氮、总磷3项指标达地表水V类,13县市区开展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建设,完成雨污分流改造80.5公里,完成35个建制镇污水处理站建设和62个农村污水处理站建设,对市区已完成整治的8条黑臭水体实行“长治久清”管护措施,巩固提升。

  专项整治 确保“吕梁蓝”

  近年来,吕梁市紧紧围绕“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差”的目标,进一步提高站位,压实责任,持续攻坚。

  民生无小事。无论是群众身边的“小”污染,还是突出的环境“大”问题,吕梁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让百姓反映的环境问题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2021年4月,生态环境部通报了山西晋能斜沟煤炭生态破坏典型案例后,吕梁市第一时现场督办,从市能源局、生态环境局、水利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部门抽调业务骨干共15人组成联合调查组,进驻山西煤焦集团斜沟煤矿立即展开了认真细致的调查工作。并制定了《吕梁市煤矿及洗(选)煤企业煤矸石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召开全市专题会议进行部署,把问题整改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同时举一反三在全市开展为期3个月的煤炭采选企业煤矸石专项整治,以问题为导向,借势借力,快查快处煤炭领域生态环境破坏事件,切实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绿色发展的推动者、污染防治攻坚的急先锋,要结合‘利剑斩污行动’,举一反三,以‘零容忍’态度,依法严惩重罚各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消除环境隐患。”吕梁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生态环境问题已是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应将环保作为第一民生,全方位展开环保问题梳理,环保违法行为查处等一系列行动,严厉督促相关企业整改落实到位,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

  吕梁市扎实开展“两高一区”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印发《吕梁市空气质量巩固提升2021年行动计划》和《吕梁市区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治理方案》等“1+4”工作方案,积极实施工业污染深度治理等十大工程。推动落后产能关停淘汰,关闭焦化产能140万吨、火电机组2×2.5万千瓦;2户钢铁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对19户焦化、30户水泥企业开展超低排放改造;实施大宗物料运输“公转铁”,10户大型工矿企业接入铁路专用线,2户正在进行专用线建设;全市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任务1575辆,已完成1594辆;对高铁高速沿线12座煤矸石、粉煤灰堆场开展规范整治,对重点行业开展挥发性有机物防治开展自查自纠。

  此外,吕梁市县还成立协调联络领导组高效快捷保障中央环保督察。收集报送资料9批118份,编印简报65期,累计专题新闻报道203条。开展边督边改,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转办群众反映问题查处整改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重点案件交叉核查督办。督察期间,吕梁市累计接到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转办群众反映问题共32批340件,已办结335件,阶段性办结5件。

  目标规划 让吕梁“常蓝”

  天蓝水碧,民之所盼;环境优良,民之所愿。吕梁市生态环境局精准分析吕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超前谋划生态环境重大项目和重大举措,立足长远,使吕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始终在科学务实中奋进。

  2022年,吕梁市将分区施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以保障冬奥会、冬残奥会空气质量。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行动为抓手,紧盯空气质量约束性指标,积极部署开展错峰生产、扬尘污染专项整治、VOC治理和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继续推动清洁取暖改造、重型货车管控,确保市区空气质量持续保持全省领先和汾渭平原前列,平川四县市退出全省后列。

  全面加强水污染治理,实施一批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坚持饮用水、流域水、地下水、黑臭水、污废水“五水同治”,保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运行,加强水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全年国考断面优良水质比例达到60%以上。持续保持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吕梁市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做好重金属重量控制与减排工作,巩固工业固废堆场的整治成果,加大对工业固体废物非法贮存、倾倒、填埋点的排查整治力度,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

  吕梁市还将在2022年抓好3项重要任务。落实黄河高质量发展要求,打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标志性攻坚战役,实施卓有成效的帮优扶劣、臭氧污染防治和VOCs减排治理等专项行动;坚持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加强生态环境法治和技术标准建设。

  一幅幅天蓝、水清、地绿的大美生态画卷在吕梁市徐徐展开,也折射出吕梁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结出的累累硕果。(记者 杨洋)


       

       来源:生态山西


分享到:
版权所有:环境网生态三晋
邮箱:stsj03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