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何以“点绿成金”?太原“西山模式”探新路发表时间:2023-06-06 20:18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山西太原西山地区自2008年开始,经过十余年治理,荒山变成公园,带动太原整体空气质量提升,减排二氧化碳近百万吨,成功打造了矿山生态修复的“西山模式”,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可。 据介绍,“西山模式”作为典型案例编入《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程报告(2021)》,列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政策宣示文件,向全国、全球发布,在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展出。 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太原西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下称“西山示范区”)举办世界环境日——“生态修复看西山”媒体行活动,邀请三十余家媒体走进西山示范区,深入调研西山生态治理成果。 西山之变 西山叠翠钟灵秀,风波浩荡谈雾华。西山是山西五千年文明史和太原两千五百多年建城史的有力见证。其辖区内民俗遗存众多,地形条件多样,历史森林覆盖率曾高达90%,分布有晋祠、天龙山等文物保护单位60余处,历史文化名镇村2处,传统村落3处。 曾经,西山的另一面却是满目疮痍。西山地区是国家“一五”时期重点投资建设项目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是太原市重化工基地的核心区域。峰值时,曾有采煤、洗煤、焦化、水泥等污染企业2700余家,形成100多平方公里的采煤沉陷区,破坏面近10平方公里,高峰期废水、烟粉尘排放量占市区总量60%以上,成为太原主要污染源。 太原西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俊峰 太原西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俊峰介绍:“2008年,山西省委、省政府将西山地区综合整治列入省四大攻坚重点工程。2009年,太原市委、市政府设立太原市西山地区综合整治办公室,搬迁关停污染企业,全面清理煤堆、垃圾堆、弃土场等。2011年出台《关于促进西山城郊森林公园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鼓励社会各界投资西山生态建设,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司承载、园区打造’的方式,鼓励社会各界投资西山生态建设,太钢、煤气化、梗阳、亚鑫、晋峰供热、亿量投资等企业积极投身西山生态治理修复。” 目前,西山示范区已经建设了18个城郊森林公园,累计完成造林绿化20余万亩,治理破坏面1万余亩,林木覆盖率由不足20%上升到80%左右,实现了从满目疮痍到郁郁葱葱三十里的转变。 荒山变“绿肺” 每年春天,去玉泉山看樱花已经成为太原市民春游的必选项目,但在2009年之前,这里还是仿佛长满牛皮癣的“白山”。 《关于促进西山城郊森林公园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中明确,按照“先绿化,后实施公园配套建设的原则,在保证绿化面积不低于可绿化区域面积80%的前提下,其余20%可用于配套建设和适度开发。” 山西晋峰供热公司负责人张俊平接受记者采访 山西晋峰供热公司负责人张俊平是最早一批“吃螃蟹的人”。张俊平仍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看到这片山头时的心情:发愁。彼时的玉泉山有石膏矿、小煤矿、采石场等企业100余家,山体破坏面多达200多处、近100万平方米,矿产废弃物及城市倾倒过来的各类垃圾,形成了7个大型自然垃圾场,存量达2000多万立方米。 “在荒山上植树成活率很低,有的要种三四遍甚至六七遍才能达到绿化标准。由于山体破坏严重,大型机械很难使用,工人们只能用电锤一下一下打坑,再把一筐筐土、一棵棵树苗背上山。”张俊平介绍道,“十几年我们投入近12个亿,每年有1000多人在山上工作,栽种树木600多万棵,修路超100公里,铺设引水管道430公里。” 生态逐渐恢复的玉泉山 经过十四年的改造,玉泉山已蜕变为满山苍翠的“山顶花园”。近年来,仅玉泉山景区就累计接待游客800多万人次,举办樱花节、山地马拉松等赛事活动50余场次。 不仅仅是玉泉山公园,西山示范区的其余17个公园无不是在变荒山为绿地,在治理下各具特色。亚鑫城郊森林公园集聚了“崛围红叶”景观资源、国家级保护单位的千年古寺——多福寺、山西文化名人傅山的读书处及隐居地。 从万亩生态园启春阁俯瞰太原城区 同样位于西山地区的万亩生态园,经过太原市万柏林区委、区政府综合治理,共清理煤场、垃圾场25处,填埋覆盖垃圾1000多万立方,迁坟近万座,建设主干道路10余公里,人行步道15公里,园内栽植苗木170多个品种,约400余万株,建设18处亭、台、楼、榭、长廊等休闲景点和采摘园、漫步园、水中园、观景园、树种园等10个园中园;6000平米的景观湖、300平米的水榭映水潭、100平米的香水泉碧波荡漾,美景如画;登临直通山峰顶端的启春阁,园内鸟鸣呦呦,是欣赏日出及鸟瞰太原的绝佳观景平台。 向“颜值”要“产值” 西山长风城郊公园是一座建在粉煤灰堆上的公园,草坪、树木生长在一米多厚的黄土上,其下便是原太原第一热电厂排放14年的粉煤灰池。 山西亿量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傅晓庆向媒体介绍长风城郊公园治理过程 山西亿量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傅晓庆说,“在治理长风城郊公园的过程中,我们共清运垃圾120余万方;迁移坟墓5000余座;整治荒山荒坡和恢复治理破坏面1783亩,并根据不同地形和区域,结合园区整体规划,采取乔、灌、藤、草立体绿化,打造特色景观。截止目前,已新植各类乔灌木75种109.1万株,共完成绿化面积4500余亩,实现了‘多角度、多层次、多色彩’的绿化效果。最终将粉煤灰池变成了绿色生态的8个景观湖,山鸡、野鸭、多种候鸟不断光临,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完成了从生态脆弱区向生态良好区的转变和跨越。” “这项工程不仅仅是单纯的治理了污染源,而且对改善太原市的空气质量也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展现出了‘高山出平湖,碧水悦龙城’的景观效果。整个园区实现了‘见大绿、大面积绿’的景观绿化目标,同时也提升了城市的品质。”傅晓庆表示。 冬日地球仓与冰雪美景相映成趣 曾经的山顶垃圾场已经美景如画。位于这里的山晋地球仓项目,自2021年5月13日对外试营业开始,便成了情侣、亲子休闲的网红打卡地。地球仓不同于传统酒店建筑,其自带全集成污水循环处理系统,可通过生物降解,矿物层过滤等方式,实现零污染排放,保护自然生态。 山晋地球仓运营总监武炜介绍道:“自开业以来,酒店见证了近500对情侣的求婚仪式,来此露营的人更多。今年以来,营业数据月均涨幅为25%到30%。” 太原植物园的治理可以说是在一片乱石滩上打造出了一个百花谷。该园建设过程中共治理破损山体95.7万平米,拆除高耗能污染企业144个,梳理坍塌地形133万平米,改造煤坑沙坑42万平米。如今已成为西山示范区的又一处网红打卡点。 太原植物园中标志性建筑是三个半球单体温室,造型颇具科技感,但实际上,该建筑全部采用木结构穹顶建造,其建造理念在现代温室构造的基础上承袭了山西古典木结构建造理论,是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园内集合了太行山、吕梁山特色植物为主的温带地区植物共计5420余种,还系统调查收集了南方红豆杉、山白树、翅果油等83余种山西省珍稀濒危植物,发现山西省植物新记录21种,太原市植物新记录31种。 “我们希望市民在钢筋水泥之下,可以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太原植物园副园长陈陆琴说。 “未来,西山示范区将按照‘强龙头、延链条、建集群’的发展思路,围绕生态低碳、文化旅游、健康养生、体育休闲、科技研发五大产业,在推动谋划签约、落地建设、投产达效上同时发力。”陈俊峰表示,“为了切实提高综合承载力和旅游吸引力,进一步提升游客体验,西山示范区将持续推进辖区水电气路网建设,重点抓好西山旅游路南北贯通、门户及驿站建设、旅游公路提质工程和综合供水工程等项目建设,全力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山西站今日头条号 |